成像原理
图像感知与获取
我们感兴趣的大多数图像都是由“照射”源和形成图像的“场景”元素对光能的反射或吸收二产生的,在“照射”和“场景”加上引号是为了强调这样一个事实,即比我们熟悉的一个可见光源每天照射普通的三维场景情况更为一般。“照射”可能由电磁能源引起,如雷达,红外线或X射线系统,也有可能是由非传统光源(如超声波)引起;“场景”可能是熟悉的物体,也可能是分子、大脑等。依赖光源的特性,“照射”被物体反射或透射,一般物体从平坦表面反射,而X射线透过病人的身体产生一幅X射线照片。
将“照射”能量转换为数字图像的主要传感器原理如图 2 所示,通过将输入电能和对特殊类型检测能源敏感的传感器材料相组合,把输入能源转换为连续的电压,输出连续电压波形为传感器的响应,将传感器响应的连续电压波形数字化就是将图像数字化,其过程如图 3 所示。在传感器前面添加滤光器可以改善选择性,如光传感器前面添加绿色滤光器有利于彩色谱的绿色波段光通过,在传感器输出的绿色比可见光谱中的其它分量要强。
图 2 传感器原理
图 3 成像原理
图像成像模型
将形如的二维函数来表示图像,在图像空间坐标
处,f的值或幅度是一个正的标量,其物理意义由图像源决定。当一幅图像由物理过程产生时,其亮度值正比于物理源(如电磁波)所辐射的能量,因此,
一定是非零和有限的,即
函数可由两个分量来表征:
- 入射到被观察场景的光源照射总量;
- 场景中物体所反射的光照总量;
这两个分量分别称为入射分量和反射分量,分别用和
来表示,两个函数的乘积为
,即
其中
式 (1.6)指出反射分量限制在 0(全吸收)和 1(全反射)之间,的性质取决于照射源,而
的性质取决于成像物体的特性,这是反射成像模型。当成像方式为透射成像时,如
射线成像,可将上式中的反射函数改为透射函数。
光源
一套视觉系统主要包括图像采集模块和图像处理模块,图像采集模块主要包括相机、镜头以及光源。图像是机器视觉处理问题的核心,光源是决定图像质量的重要因素。目前尚未有通用的机器视觉光源设备,都是针对特定场景设计对应光源系统以达到图像处理的最佳效果。
光源作用
- 照亮目标,提高亮度;
- 形成有利于图像处理的成像效果,降低视觉检测系统的复杂度和对图像处理算法的难度;
- 克服环境光干扰,保证图像稳定性,提高系统的精度、效率;
照射方式
- 直射光:入射光基本上来自一个方向,明亮,射角窄,能投影出物体的阴影,会有光点;
- 漫射光:入射光来自多个方向,甚至所有方向,较暗,射角宽,无光点,光斑均匀,不会投影出明显阴影;
反射方式
- 直反射:光线的反射角等于入射角,适合明亮,表面光洁的物体,大多数情况下应避免镜面反射;
- 漫反射:照射到物体上的光从各个方向漫散出去,适合较暗表面粗糙的物体,在大多数实际情况下,漫散光在某个角度范围内形成,并取决于入射光的角度;
视场
- 明视场:采用正面直射光照射形成;
- 暗视场:主要低角度或背光照明形成,一般来说暗视场会使背景呈黑暗,而被检测物体呈明亮;
光源分类
- 颜色:主要是可见光范围,白光、红、蓝、绿,红外等光,紫外光应用较少;
- 外形:主要环形光源、环形低角度光源、条形光源、圆顶光源、面光源;
- 工作原理:无影光源、同轴光源、点光源、线光源、背光源、组合光源以及结构光源等;
照明分类
- 直接照明:光直接射向物体,得到清楚影像,适用于得到高对比度物体图像,当照射在光亮或者反射材料上时,会引起镜面反光。直接照明一般采用环状或者点状照明,环光可给漫反射表面提供足够的照明;
- 暗场照明:暗场照明是相对于物体表面提供低角度照明。使用工业相机拍摄镜子使其在其视野内,如果在视野内能看见光源就认为使亮场照明,相反的在视野中看不到光源就是暗场照明。因此光源是亮场照明还是暗场照明与光源的位置有关。典型的,暗场照明应用于对表面部分有突起的部分的照明或表面纹理变化的照明;
- 背光照明:从物体背面射过来的均匀视场的光,通过相机可以看到物面的侧面轮廓。背光照明常用于测量物休的尺寸和定物体的方向。背光照明产生了很强的对比度。应用背光技术时候,物体表面特征可能会丢失。例如,可以应用背光技术测量硬币的直径,但是却无法判断硬币的正反面;
- 漫射照明:连续漫反射照明应用于物体表面的反射性或者表面有复杂的角度。连续漫反射照明应用半球形的均匀照明,以减小影子及镜面反射。这种照明方式对于完全组装的电路板照明非常有用。这种光源可以达到170立体角范围的均匀照明;
- 同轴照明:同轴光的形成–通过垂直墙壁出来的发散光,射到一个使光向下的分光镜上,相机从上面通过分光镜看物体。这种类型的光源对检测高反射的物体特别有帮助,还适合受周围环境产生阴影的影响,检测面积不明显的物体;
- 偏振片:只允许振动方向平行于其允许方向的光能通过,垂直分量被截止;
- 结构光:结构光是一种投影在物体表面的有一定几何形状的光(如线形、圆形、正方形)。典型的结构光涉及激光或光纤。结构光可以用来测量相机到光源的距离;
光源种类
机器视觉常用的光源主要有:荧光灯、卤素灯、LED灯。
图 4 荧光灯
图 5 卤素灯
图 6 LED灯
- 卤素灯适合在高亮度应用场合;
- 荧光灯因为其色还原性好的的特点仍然被广泛使用于色彩检测中;
- LED灯技术发展很快,也因其寿命长,亮度稳定,可构成不同形状的光谱,可频闪和低功耗等,逐渐在机器视觉使用的光源中占主导地位;
荧光灯 | 卤素灯 | LED | |
---|---|---|---|
价格 | 低 | 高 | 中 |
亮度 | 低 | 高 | 中 |
稳定性 | 低 | 中 | 高 |
使用寿命 | 中 | 低 | 高 |
多色光 | 无 | 无 | 有 |
LED光源
- 机器视觉中常用的LED光源可以分为两大类:正面照明LED光源和背面照明LED光源
- 正面照明LED光源:主要用于检测物体表面特征;
- 背面照明LED光源:主要用于检测物体轮廓或透明物体纯净度;
- 正面照明LED光源按照结构不同,又可分为环形光源、条形光源、同轴光源和方形光源。目前,环形光源用得较多,包括直接照射环形光源、漫反射环形光源、Dome光源等。
- 直接照射环形光源:适用于不反光物体的检测;
- 漫反射环形光源:适用于反光物体的检测;
- Dome光源:是漫反射光源的一种,但它是通过半球型的内壁多次反射,可以完全消除阴影。主要用于检测球型或曲面物体;
- 按照照射角度的不同,直接照射环形光源可分为:垂直照射环形光源、带角度环形光源、低角度环形光源和水平照射环形光源等。可以简单理解为:每个LED的光轴和环形灯外壳之间的夹角,依次为0°、20°、60°和90°。不同的照明角度适用于不同的检测要求。
- 垂直照明和带角度照明为明视野照明,也就是被测物体表面大部分反光都能进入摄像头,故背景呈白色,比如物体表面突出特征的检测。
- 低角度照明和水平照明为暗视野照明,也就是被测物体表面大部分反光都不进入摄像头,故背景呈黑色,只有物体高低不平之处的反光进入摄像头,比如金属表面划痕的检测,背景呈黑色,划痕呈白色。
- 垂直照明和带角度照明的区别在于,前面一种的照射距离较远,后者较近。
- 低角度环形照明和水平照射环形照明的区别也是这样。同时,漫反射环形也有直射和低角度之分。
常见配光方式
- 环形光源:提供不同照射角度、同颜色组合,更能突出物体的三维信息;
图 7 环形光源
- 环形光高角度照射-明场配光高角度光源提供高角度照射、不同颜色组合,更能突出物体的物体表面信息,测量、光滑表面雕刻图案、裂缝、划伤、低反光与高反光区域分离等。
图 8 环形光高角度照射-明场配光
图 9 实例 1
- 环形光低角度照射-暗场配光提供低角度照射、更能突出物体的物体表面轮廓边缘有倒角、圆角物体轮廓提取、浮雕图案识别与检测,光滑表面划伤、裂痕检测。
图 10 环形光低角度照射-暗场配光
图 11 实例 2
图 12 实例 3
- 条形光源:条形光源是较大方形结构被测物体的首选光源,颜色可根据需求搭配,自由组合;角度灵活,照射角度与安装随意可调。
图 13 条形光源
图 14 条形光源成像
- PI点光源:体积小,发光强度高。尤其适合作为镜头的同轴光源,一般搭配同轴远心镜头使用。
图 15 PI点光源
图 16 PI点光源成像
- 同轴光源:通过垂直墙壁出来的发散光,射到一个使光向下的分光镜上,相机从上面通过分光镜看物体。同轴光源可以消除物体表面不平整引起的阴影,从而减少干扰部分。同轴光适用于:
- 表面反光极高的物体(金属表面,手机屏等)表面微小凹坑、划痕、裂纹、毛刺、凸起等缺陷的检测;
- 表面由反射、吸收特性不同的材料组成的目标物体的检测;
图 17 同轴光源
图 18 同轴光源成像
- 背光照射:从物体背面射过来均匀视场的光,通过相机可以看到物面的侧面轮廓。可以用高密度LED阵列面提供高强度背光照明。背光照明的主要应用:外形轮廓提取、透明体内部不透明体检测。
图 19 背光光源
图 20 背光光源成像 4
- 球积分光源:
图 21 球积分光源
图 22 球积分光源成像
- 红外光的应用:颜色过滤,穿透力强
图 23 外红光源
- 紫外光的应用:荧光检测、涂胶检测、油污检测、微粒检测
图 24 紫外光源
图 25 紫外光应用实例1
图 26 紫外光应用实例2
- 偏振光的应用:高质量采图是产片检测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步,而采用偏振片,在某些场合能大大提升图像质量,达到检测的目的。偏振片由二向色性材料制成,当光通过偏振片时,振动方向相当于传播方向的不对称性。
图 27 偏振模型
图 28 偏振光片
图 29 偏振光应用实例1
图 30 偏振光应用实例2
提高光源稳定性措施
- 减少环境光干扰,关闭生产环境光的灯,有一定效果;
- 建造保护罩,最有效,但是费时,体积大,成本高;
- 通过频闪和提高光源亮度方式将环境光淹没,非常有效,但光源系统需要更多成本与复杂;
- 用滤光片控制,让一个窄带的光线通过滤光片;
图 31 滤光片应用实例1
光源选型
- 需要前景与背景更大的对比度?
– 考虑用黑白相机与彩色光源;
- 环境光的问题?
– 尝试用单色光源,配一个滤镜;
- 闪光曲面?
– 尝试用散射圆顶光;
- 闪光,平的,但粗糙的表面?
– 尝试用同轴散射光;
- 看表面的形状?
– 考虑用暗视场(低角度);
- 检测塑料的时候?
– 尝试用紫外或红外光;
- 需要通过反射的表面看特征?
– 尝试用低角度线光源(暗视场);
- 组合光源有时也能解决问题;
- 频闪能够产生比常亮照明20倍强的光;
参考文献
- 数字图像处理
- 广东奥普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